Mobile menu
【48812】高清:瓦罐房凝结的旧韶光

来源:米乐看球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7-20 03:48:00

  当年陶器社时期建筑的龙窑早已被填平,只要一根20多米长的烟囱被保存了下来,作为陶器社从前存在的见证。

  2013年4月14日正午时分,77岁的柳州市民莫阿公在自家的厨房里生火,预备煮饭。不一会,房顶上的烟囱升起了袅袅炊烟,阵阵香气从墙面的缝隙中发出出来这并非房子年久失修,而是因为这间屋子是用大瓦罐砌成的。

  莫阿公住在柳州市柳北区维义屯一个叫“黄岩”的当地。这儿是一片平房,住着百来号人。粗看起来,这个居民区没什么特别之处,一旦走进去,就会发现它的异乎寻常:

  碎瓦片铺成通行的路途,在阳光下闪着点点光辉;房前屋后瓦缸花盆里的花花草草,正趁着春天尽力成长;瓦罐围成的小宅院里,一小块菜地刚刚翻过土;白色的柱形瓷器被嵌入房子的墙面,构成别具特色的透气小花窗;还有一座二层小楼,运用不相同形状的小型瓷器搭出高高的白色拱门,极富异域风情

  更有甚者,不少房子完全是用瓦缸和瓦罐筑成,上百个大大小小的缸罐在黄泥的粘合下,层层堆砌成房子的四壁和门梁。远远看去,就像是一面展现着各种瓦缸的艺术墙。走近敲击,一声嗡响传出,证明墙上的确是一个个空心的瓦罐。

  莫阿公的瓦罐厨房在这个坛坛罐罐、瓷器物件无处不在的当地并不稀罕。并且,最初用瓦罐砌房子的意图并不是为了招供赏识。

  1965年,柳州几个较大的陶器出产合作社兼并,成立了柳州市陶器社。1971年,陶器社转为柳州市陶瓷厂,首要出产水缸、瓦盆等日用陶器,随后又转向出产电瓷产品,并于1982年更名为柳州市电瓷厂,厂址就设在黄岩。

  因为离城区较远,为了便利上下班,电瓷厂的职工就运用厂里筛选的劣质陶制品,在厂区周边盖起了房子,带着家人一同在此安顿下来。“在这儿住起来和一般房子没什么不同,便是透光性不大好。当年这样的房子有几十间呢。”莫阿公说,其时,电瓷厂的职工多达300余人,产量一度高达907万元。

  可是,电瓷厂的白叟们会告知你,这些都现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。现在像这样完好的瓦罐房,数量不超越5间。“1996年的一场激流,把大多数房子都冲垮了。”

  大多数柳州市民都不会忘掉1996年7月19日。这一天,柳州遭受了史上最大的水灾。

  “一楼的车间被淹没了一大半,很多人家的房子都被冲垮了。”回忆起当年的那场洪水,80岁的胡丽珍白叟依然心有余悸。因为厂区毗连柳江,间隔不过两三百米,周围又没有一点巨大的可遮挡之物,洪水很快吞没了龙窑,吞没了车间,吞没了职工们的瓦罐家乡。

  现在,在这片居民区仍能见到当年洪水暴虐过的痕迹。只剩一面墙的砖房,塌了一半的二层小楼,没有房顶的瓦屋,杂草丛生的残垣断壁

  莫阿公的瓦罐房没有在这场水灾中倒下,其时为了安全起见,他也和其他人相同,搬进了政府和工厂从头建立的安顿房,瓦罐房被他作为厨房运用,只要煮饭时才来。

  新房运用的砖混结构不再像瓦罐房子那样经不起风雨,可元气大伤的电瓷厂却没能在前史的激流中恢复过来。1997年电瓷厂停产后,很快宣告破产,并于2003年改制。

  窗台还放着工人的作业手套,上面满是黄土;出产设备依旧凌乱地放在车间里,锈迹斑斑;墙上用红油漆书写的“安全出产,节能降耗”标语,仍醒目地提醒着现在的人们;厂区仿园林式的围墙残损了一半,大门旁的一块黑板上,用粉笔书写的笔迹模糊可辨,一边是“新年放假告诉”,一边是“喜迎香港回归”,落款的时刻都是1997年。

  当年陶器社时期建筑的龙窑早已被填平,只要一根20多米长的烟囱,因为太高难以撤除而保存至今。

  旧日的工厂办公室成为88岁覃阿婆的居处;一个厂房成为了韦师傅出产腐竹的小作坊;瓦片现已坠落的车间里,一位四五十岁的女子借着阳光,拼装电瓷开关他们都曾是电瓷厂的职工,厂子虽没了,但他们一直没有脱离这片土地。

  本年64岁的吴水旺1992年在厂区门口开了一家小卖部,原本是副业,现在成了专一的经济来源。

  和吴水旺的子女相同,胡丽珍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外面打工,她一个人留在了厂区的安顿房里。因为方位偏远,胡丽珍每星期只出门一次,去到三四公里外的马厂桥头购置日常日子所需的食物和日用品,搭乘三轮车的来回路费要20元。为了省钱,她和留在这儿的大多数人家相同,一般都是烧柴煮饭。

  因为不通自来水,咱们就自己打井抽水。抽上来的水污浊不胜,门口的激流缸就派上了用场。把水放在缸里天然沉积后再用来洗衣煮饭。

  虽然日子如此不方便,可留在这儿的人们都不肯脱离。他们要守着脚下的这片土地,这是工厂仅存的最终一笔财富。

  吴水旺对记者说:“不是咱们不肯意出去,年岁大了作业难找不说,更重要的是这儿便是咱们的家。”